首页

艾彩网 www.umfoot.com

时间:2025-05-29 09:45:59 作者:跨越海峡 嘉台何以共赴创新发展之约? 浏览量:50687

  中新网嘉兴5月28日电(黄彦君)1600多家企业与台湾开展经贸交往,累计引进台资超100亿美元,每年有4万人次台胞前来探亲访友、观光旅游,3000多名台胞长期工作生活于此……在浙江省嘉兴市,“两岸一家亲”的情谊在商业、人文互动中愈发深厚。

  28日,以“嘉台同行·智创未来”为主题的2025浙江·台湾合作周嘉兴专场活动在嘉兴经开区举行,再次连接起浙台两地的深厚情谊与广阔合作空间。

5月28日,2025浙江·台湾合作周嘉兴专场活动现场。嘉兴市台办供图

  从“相遇”到“相知”,跨越海峡,嘉兴与台湾谱写了怎样的发展故事?

  这是一场久久为功的创业创新“接力赛”。

  “我们的成长有着父辈半生的积累,更有强大祖国给的底气。这几年,嘉兴经开区给企业带来各种优惠政策和补贴,我们定不会辜负,在这里有无限的可能。”浙江一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廖景辉感慨道。

  时钟拨回1997年。随着台商赴大陆投资热兴起,廖景辉的父亲廖进堃前来长三角地区考察。他看好嘉兴及嘉兴经开区的区位优势,选择在此投资兴业,并前后多次增资扩产。

  “一代”靠打拼,“二代”靠创新。作为“台二代”,廖景辉看重父辈的积累及城市营商环境,视野也更加开阔。“不能让别人牵着鼻子走,要当自己的主宰。”为摆脱牵制,他将自主创新的步子迈得更快,带领公司拿下60余项专利,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新时代台商创业的理想篇章。

  父子二人接续创新的故事,在嘉兴并非个例。眼下,当地台商“厂二代”“企二代”挑起发展大梁,站在父辈的肩上,为产业转型发展闯出一片新天地。

  产城人深度互动过程中,不乏“双向奔赴”的温情。

  “有缘千里来相会,第二个三十年,我们还是会继续前行,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。”浙江一家台资不锈钢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、副总经理蔡正雄深情地说。

  走进位于嘉兴市区的嘉兴善益共好公益服务中心,一楼店铺内陈列着各式爱心企业捐赠的义卖商品;二楼的培训空间内,来自嘉职院的老师正在为就业困难人群讲授职业技能培训课。

  这是该公司牵头建设的公益项目之一。2023年9月,在该市相关部门指导下,该公司可持续发展专项基金成立,在生态环境保护、困境儿童关爱和就业帮扶三大领域积极开展公益项目。

  在蔡正雄看来,嘉兴及嘉兴经开区不仅是公司“落地生根的出发点”,更是其“携手共进的好伙伴”,“企业将继续致力于公益事业,担当社会责任,与嘉兴一道成长。”

  创新氛围、优质环境,是城市发展的制胜关键。嘉兴对台商的吸引力,更在于持续注入的“嘉”速度。

  入选浙江省首批RCEP高水平开放合作示范区,获评中国城市营商环境综合排名前20强,全年进出口总额超过4800亿元人民币,实际使用外资保持浙江省第3……一张张“金名片”背后,是该市作为浙江高质量外资集聚地的底气。

  本次专场活动现场,共落实签约项目21个,总投资5.24亿美元。活动期间,该地还将举办长三角台资企业恳谈会、产业链政策专项对接分享会、“青创筑梦”两岸青年数字经济创新创业训练营等多项子活动,推动嘉台两地各领域交流融合。

  嘉兴市委副书记、市长李军表示,嘉兴将秉持“两岸一家亲”理念,一如既往落实落细各项惠台政策,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,推动嘉兴成为广大台商投资兴业、台青成就梦想的最佳目的地和最佳实践地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周荣华、周荣敏,主动交代问题!两人为亲兄弟

当天,天津市楹联学会40多位书画家,以“妈祖”主题楹联诗词为素材,现场挥毫创作40米长卷,以此赓续中华文脉,弘扬妈祖精神,赞美伟大劳动者。(杨子炀 制作 刘鹏)

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表声明:强烈谴责英方无理指责

当然,如果加上面积补差和置换增加的面积及对车位的需求,支付金额就要往上走,往往高达几十万元,为此很多居民不愿承担这笔费用。

湖北崇阳白霓古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

据悉,会议以“数据赋能技术创新”为主题,聚焦物流与供应链数字化转型,面向制造、贸易、物流、供应链等企业展示前沿技术、解决方案等,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,推进数字技术赋能物流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,引领全产业链高效发展。

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(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)

据介绍,此次展览突破传统展览的局限,将艺术作品分布于白塔街区的四个空间:分别是白塔书房、宫门口横胡同三号院、福fú、白塔书院,并将四个空间命名为“读书猫”、“溜达猫”、“享福猫”、“转塔猫”。观众可以在漫步中,一边深度体验北京胡同的市井生活,一边欣赏冯唐的书道作品,感受艺术与生活的无缝融合。

渤海油田首口超深井诞生 井深6088米

半个多世纪前,中国动漫曾引起世界关注,国产动画形成了独树一帜的“中国学派”。其后,受欧美、日韩动漫冲击,中国动漫创作一度陷入低谷与迷惘阶段。近十余年来,在政府扶持和业界共同努力下,新一代动漫创作者逐渐成长,中国动漫创作重现繁荣,数量和质量均实现长足发展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